形态描述
雄虫(干制)体长7.2 mm,前翅长10 mm,后翅长7 mm。
头淡黄色,头顶隆起;在复眼和触角间有一条红色斑纹,与红色角下斑相连,沿额唇基沟有一横的红色条纹,其上有两条垂直的红色条斑与角下斑相连,两颊也各有一条红色条斑与额唇基沟的红色条斑相连,另外还各有一黑色斑;颚唇须淡黄色;触角第1节两侧有红色纵带,第2节至鞭节淡黄色。前胸背板宽明显大于长,两边缘淡褐色,中为绿色,在基部有一横沟,背板上布灰色毛;中后胸背板绿色,中胸盾片上有褐斑。足淡绿色,径节端部及跗节、爪黄褐色,爪基部弯曲。前翅的边缘及脉上整个布较长的褐色毛;C脉基部有褐斑;翅基部红色,Cu及A的基部成褐斑;前翅前缘横脉列20条,两端褐色;翅痣黄绿色,内有透明脉;Sc—R间横脉绿色,径横脉8(左)或9(右)条,近Rl端褐色,Rs分支10条,1—2黑色,3—6近Psm端褐色;Psm—Psc间8条脉,2、8为黑褐色;内中室三角形,r一m位于其上;Cu2黑褐色;阶脉黑褐色,内阶脉多有绿色, (内/外)左=4/5,右=3/5。后翅基部淡褐色;前缘横脉列14条,绿色,径横脉7(左)或9(右)条,绿色;阶脉外褐、内绿,内/外=3/4。
腹部黄褐色,披灰色毛。第9背板与臀板完全愈合,臀板后上方有一延长的突起构造,末端稍带弯曲;第8、9腹板愈合,但有分界缝,第9腹板末端加宽,向外延伸成角状突。雄虫的殖弧叶两辦,各成“Ⅴ”形,中突基部成三角形,中部两侧向外成齿状突,末端尖细;阳基侧突较细,成椭圆形弯曲,中部成角状突,两端部向外撇开,内缘有短齿(图40)。
头淡黄色,头顶隆起;在复眼和触角间有一条红色斑纹,与红色角下斑相连,沿额唇基沟有一横的红色条纹,其上有两条垂直的红色条斑与角下斑相连,两颊也各有一条红色条斑与额唇基沟的红色条斑相连,另外还各有一黑色斑;颚唇须淡黄色;触角第1节两侧有红色纵带,第2节至鞭节淡黄色。前胸背板宽明显大于长,两边缘淡褐色,中为绿色,在基部有一横沟,背板上布灰色毛;中后胸背板绿色,中胸盾片上有褐斑。足淡绿色,径节端部及跗节、爪黄褐色,爪基部弯曲。前翅的边缘及脉上整个布较长的褐色毛;C脉基部有褐斑;翅基部红色,Cu及A的基部成褐斑;前翅前缘横脉列20条,两端褐色;翅痣黄绿色,内有透明脉;Sc—R间横脉绿色,径横脉8(左)或9(右)条,近Rl端褐色,Rs分支10条,1—2黑色,3—6近Psm端褐色;Psm—Psc间8条脉,2、8为黑褐色;内中室三角形,r一m位于其上;Cu2黑褐色;阶脉黑褐色,内阶脉多有绿色, (内/外)左=4/5,右=3/5。后翅基部淡褐色;前缘横脉列14条,绿色,径横脉7(左)或9(右)条,绿色;阶脉外褐、内绿,内/外=3/4。
腹部黄褐色,披灰色毛。第9背板与臀板完全愈合,臀板后上方有一延长的突起构造,末端稍带弯曲;第8、9腹板愈合,但有分界缝,第9腹板末端加宽,向外延伸成角状突。雄虫的殖弧叶两辦,各成“Ⅴ”形,中突基部成三角形,中部两侧向外成齿状突,末端尖细;阳基侧突较细,成椭圆形弯曲,中部成角状突,两端部向外撇开,内缘有短齿(图40)。
国内分布